2025年11月7日晚,WilliamHill威廉隆重举行首届中医药大健康科技文化节开幕式及“岐黄之夜”活动。从化区卫健局副局长张科、从化区人才中心储备部部长陈天任、学校副校长杨双华教授、副校长龚鸣副教授、校长助理蒋玮、科研处处长严五胤教授、学生处处长朱文山、学院院长张超教授等嘉宾参加活动。活动由学院常务副院长王玉平副教授主持。

一、领导致辞
杨双华副校长致开幕辞。他指出,中医药作为古代科学瑰宝,具有深邃智慧与当代价值。举办“岐黄夜市”是生动展示文化、践行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。他寄语学子们要努力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,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
从化区卫健局张科副局长到场指导工作。他在致辞中表示,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,是守护全民健康的“国宝”。近年来,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,本次科技文化节正是响应号召的具体行动。他高度评价了以夜市形式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创新实践,并寄语青年学子,希望他们能在此次活动中感受中医药魅力,成为中医药文化的学习者、实践者与传播者。

张超院长在讲话中对WilliamHill威廉的学子们寄予厚望。他指出,在“健康中国”战略引领下,中医药价值日益凸显,同学们不仅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,更是创新的生力军。他希望大家能通过此次活动,进一步增强专业认同与文化自信,将所学所知转化为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实际行动,肩负起让古老智慧焕发时代光彩的重任。

二、药食同源,品味养生智慧

活动一开始,药食同源体验区便茶香四溢,成为最聚人气的角落。师生们驻足品尝根据中医理论配制的养生茶饮,一杯杯温热的茶汤,不仅驱散了初冬的寒意,更让大家在唇齿留香间,亲身感受到了“药补不如食补”的中医养生理念,领略了“食疗”的独特魅力。
三、巧手制作,把中医药文化“带回家”



在本草文创区,DIY中药香囊、创意发夹、精美团扇和书签等手工活动吸引了大量“手工爱好者”。大家亲手挑选药材,制作香囊;或在扇面、书签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,将一味味本草化为可触、可感、可携带的文创作品。这一刻,中医药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知识,而是可以亲手创造、带回家中的美好记忆。
四、名师坐镇,健康咨询“零距离”


健康义诊区始终排着温暖的队伍。专业中医师耐心地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师生把脉、面诊,细致解答健康疑惑,并提供个性化的养生建议。这份“面对面”的关怀,让抽象的中医理论化为了具体可行的健康指南,深受大家好评。
五、探秘人体,触摸经络的“神奇”

经络穴位体验区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氛围。精致的经络模型前,同学们亲手触摸,寻找准确的穴位,聆听讲解,不时发出惊叹。通过这种直观的互动,抽象难懂的经络学说变得生动可感,大家深切体会到了中医诊断与治疗的精妙所在。
六、音律润心,在旋律中“放松身心”



音乐疗愈区为喧嚣的夜市提供了一处宁静的港湾。参与者们闭目静坐,在根据中医“五音疗疾”理论编排的舒缓音乐中,放松紧绷的神经,调理内在气机,亲身感受了“音药”同源的疗愈力量,体验了一场独特的身心SPA。
七、趣味互动,“玩着”解锁养生知识



趣味游戏区更是欢声笑语不断。不仅有传统的投壶、套圈游戏,还有中医药知识问答。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,不仅赢得了精美的小礼品,更在潜移默化中学习、巩固了中医药基础知识,真正实现了“玩着学中医”,解锁了属于自己的趣味“养生锦囊”。
总 结

本次“岐黄之夜”以集“观赏性、体验性、趣味性、知识性”于一体的多元形式,让同学们在亲手制作香囊中学会了药材配伍,在把脉问诊中理解了辨证论治,在趣味游戏中巩固了理论知识。大家不仅学到了实用的中医知识与技能,更在亲身参与中,建立起“未病先防”的健康生活理念。它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,更是一次成功的育人实践,在每个人心中播下了一颗信中医、爱中医、用中医的种子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提升健康素养写下了生动注脚。